在生活中,我们都会注重和陌生人的礼仪,一言一行都显得小心翼翼。
可是我们却习惯性忽视了身边最亲近的人的感受,尤其是在说话的时候,经常会因为没有分寸而伤到了他们内心。
有时候,也许是无意间说的一句话,也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,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未来。
因此,以下这四种话请家长们千万不要对孩子说,否则会后悔一生。
不说打击的话
之前,有档很火的综艺节目叫《少年说》。其中印象最深的便是一对母女,这位妈妈总是拿别人家的孩子打击女儿。
女儿满腔委屈地控诉妈妈,说自己无论怎样努力都得不到她的肯定和认可。
女孩本以为敞开心扉就可以得到妈妈的理解,让妈妈不再拿自己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,不再打击自己。
但是,这位妈妈还是始终坚持自己的打击教育,说这是为了她好。女孩说不过妈妈,转身跑到后台,与闺蜜抱头痛哭起来。
打击式教育,是家长特别爱用的一招,美其名为“激将法”。父母说话的本意是想通过“打击、对比”的教育方式,激起孩子斗志,让孩子更上一层楼,追上,甚至是超越别人。
但这种负面打击很难激起一个人的斗志。事实上,打击式教育,只有打击,没有教育。还会让孩子越来越糟,成功地激发了孩子的痛苦。甚至还会让孩子变得不自信,越来越自卑。
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,往往是活在爱里的,活在父母的赏识里。而真正高层次的父母,从不会说一些打击孩子的话,而是会鼓励自己的孩子,多给孩子肯定。
不说命令的话
“你是我生的养的,所以你都得听我的。”
“照我说的去做,没有为什么!”
“大人说话,小孩别插嘴!”
“说不行就不行!”
这些话,似乎隔着屏幕,都传到了耳边,也许对于家长来说,每一句,都并不陌生。
本来,我们想要告诉孩子应该做我们认为对的事情,但是当孩子在我们三令五申后仍然做不到时,我们的耐心教导便越来越少,脾气越来越大,终于指导变成了指责,传授变成了命令。
其实我们换个角度,把自己置于被命令的处境,然后去体察一下自己的情绪,就可以了解孩子的感受了。
当你听到一连串的“不准”开头的话时,你是否感到被限制、被压制的恼火和没有其他选择的无奈?“听我的没错!”“你就该如何如何”让人觉得没道理、太武断,凭什么?不公平感就产生了。对孩子来说就是操纵、控制,是对孩子的不尊重。
孩子会感受到这种不尊重。长期被呼来喝去,慢慢地自己也不能尊重自己了。丧失了自尊的孩子剩下的就是自卑,自我价值感低,将来容易被别人利用和控制,不能自主。
命令式的育儿方式,就是在告诉孩子,你是属于我的,你的一切都该遵从我的安排。这是在剥夺孩子心智成长的机会,也是在给孩子之后的人生设置障碍。
孩子小的时候,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,他仰赖并需要父母的解释、告知、指点和引导。他需要父母的提示和支持,更需要时间和空间去实践和体会,去比较和判断,去创建自己的想法和方法,去尝试,去失败,直到真正地学会。
真正高层次的父母,永远都懂得,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尊重。他们态度温和,但是立场坚定,帮孩子把住了大方向,然后给孩子留下协商和自己选择的余地,让孩子凭借着自己的力量,去寻找自我发展的空间。
这样,孩子才会更加愿意听父母的话,亲子关系才会更加融洽。
不说哭穷的话
有些父母明明家里条件不差,却特别喜欢对着孩子哭穷,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:
“你一定要好好学习,将来出人头地,才不枉费爸妈的辛苦付出。”
“家里没钱,只靠你好好读书,以后挣大钱!”
父母也许认为,进行哭穷式教育,孩子就会知道勤俭节约,就会知道爸妈的辛苦付出,就会发愤图强。
父母的出发点虽然是好的,但往往事与愿违。孩子内心的匮乏感会伴随着孩子一生的成长,并且会因匮乏感而带来诸多的毛病。
小时候物质一直未能被满足的孩子,长大后容易唯利是图、处处追逐金钱,用以填补童年时期的匮乏感。
我们教育孩子,不是为了让他背上沉重的家庭负担,仅是为了让他自食其力,撑起他自己的天空。
所以,各位家长们,请别再对孩子哭穷了,而是要告诉孩子,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富足美好的物质生活。
不说诋毁伴侣的话
“千万别学你爸,你爸就是个窝囊废。”
“烦死你爸了,那么懒,除了工作什么都不干。”
“看你妈那个傻样,真好笑。”
这些对话是不是很熟悉呢?
说这些话的时候,有可能仅仅是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。发泄完自己的情绪后,自己心里是舒坦了,但留给孩子的,却是极度的困惑和压力,甚至是无尽的伤害。
心理学专家认为:“父母在孩子面前诋毁另一半,或拉着孩子站队,会让孩子的心理产生扭曲和分裂感,对孩子未来的性格、感情、婚姻,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。”
有个朋友,父母在她还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离异了,到现在她还陷在该如何公平对待父母的巨大漩涡里。
“以前我不知道为何相爱的两个人会分手,直到长大后我才慢慢理解相爱的人也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分开,迄今为止,我都还清楚的记得,父母在我面前说对方坏话的样子,那种感觉难以表述,他们那样会让我觉得只要依赖其中一方都是十恶不赦的大罪,或者说是一种背叛。”
所以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,父母们请控制好自己的情绪,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诋毁对方,请别再伤害孩子。
幸福的家庭大概就是有爱、有温暖,而夫妻恩爱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。